2013考研复试面试冲关百问百答:复试流程问题
一、有关复试流程问题
1. 分数线出来了我该怎么办?
A、高分上第一志愿→准备复试
B、低分上第一志愿→准备复试/联系调剂学校
C、未投上第一志愿→联系调剂/同时准备复试
2. 复试到底有哪些规定?
每个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校复试相关规定。
3. 复试的大致流程怎样?
复试通知书(网上公布或电话通知)→准备复试的相关材料→到复试单位参加复试
4. 复试的具体流程怎样?
报道→体检→专业笔试、听力考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试→加试
5. 复试要带哪些材料?
一定要仔细研读复试单位的相关规定。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本科成绩单(要有学校教务处公章)、毕业证、学历证、四六级证书等证书、大学期间获得的奖状或者工作期间取得的一些成果等这些一定要带。(最好把这些资料复印一份备份),另外,考生最好能带上一寸免冠照片几张(体检要用)
6. 一定要带准考证吗?
最好带上,有的学校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在必要的时候可能会用到,比如凭准考证进入复试考场(监考人不一定是老师,有可能是秘书或者研究生,如果有没有准备齐全就会有时不让进场的麻烦)。
7. 为什么要带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呀?
因为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可以在复试中加分,但每个学校比例不一样,有的学校比较少,而有的院校这部分的比例却可以占到复试总分的百分之左右十。
8. 为什么还要复印这些证书?
证书的原件不可能留给学校,用来审核你的资料是否真实,复印件要给学校留档。
9. 体检严格吗?包括哪些项目?
除了军事院校以外,一般都只是进行常规性的体验,不会很严格。
10. 我的视力不好,会有影响吗?
除了对视力有要求的专业外,一般情况不会。
11. 现在复学校还没有发出相关的复试通知,该怎么办?
请参照往年的复试办法,对复试过程有大致了解,抓紧时间复习。
12. 复试结果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出来?
有的学校当天就公布,有的学校要迟几天。
13. 复试过了就一定被录取了吗?
还有政审过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一般复试过了就意味录取。
14. 政审函包括什么东西呀?
一般由自己所在的单位填写,自己不能看,里面有一些是有关个人表现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忧。
15. 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呢?
5月中旬到7月初。
16. 复试时会不会很黑?
黑不黑你自己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知道的,在面试复试的时候的确会有一些这样的现象,但这毕竟是少数,而导师更多关心的其实还是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你自己目前最应该关心的问题,你所要做的就是在复试前努力加强自己的综合实力。
二、有关复试调剂的问题
17. 同时填写几个招生单位的调剂表会不会发生冲突?
不会,最终决定权在你手里,你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去复试。
18. A区就只能调剂到B区吗?
不一定。如果你上了A区线,没有达到学校的复试要求,你可以联系A区的其他学校。
19. 我想调剂到我喜欢的学校,但不知道是否有调剂名额?
要跟学校联系。招生简章上的招生人数只是一个概数,虚数,一般都会多招3到5个。
20. 怎么才能提高调剂成功率?
填报调剂系统,给招生办电话,发邮件,多管齐下。
21. 我打了招生办的联系电话,可总是打不通,怎么办?
一般调剂情况学校都会公布在网上,仔细看就可以了,这段时间都如此,很少有人打进去。
22. 调剂系统的一些内容可以修改,怎么回事?
可以修改的内容,考生可以不断完善,为招生单位提供更完整的资料。
23. 调剂什么时候有结果?
7天不算短,半个月不算长。分数不高的建议同时填几个学校。耐心等待
三、有关复试心态的问题
24. 复试面试中到底考察我们哪方面的能力呢?
复试面试过程中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即可。
25. 复试面试中我应该怎样表现呢?
复试中首先要态度端正,不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或者满不在乎的样子,同时要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
26. 复试面试中的问题是不是都特别难?
考生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导师或许营造轻松对话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紧张,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最后,考研复试本质上是一场面试活动,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交流,作为学生一方,要着装得体,言谈温雅,谦虚诚恳,甚至注意手机调至振动等等细节,这些实属交往所尚之礼节,无须赘述。
27. 要不要提前到复试院校地点?
至少保证提前一天到。第一,熟悉考场环境。第二,可以看点书准备复试。
28. 面试一般会有几个老师?
通常来说大约在五位到八位之间。但有的学校可能只有三个,有的学校却有十个。
29. 复试面试的时候我究竟应该怎样着装?
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应该做到整洁、得体、大方、朴素,关键是自己觉得自在。如果你平时没有穿西服,复试时候穿西服,你自己本身就不自在。如果是应届考生,建议保留“学生样”,工作了的,就应该有“工作过的样子”,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除非是搞艺术类的。女生不要穿吊带,高跟鞋,耳环、首饰,千万不能涂指甲。
30. 进入复试考场前会很紧张,怎么办?
很正常的反应。建议没有轮到自己复试之前,不要和其他的考生朋友谈论关于复试的事,只会更加紧张,可以在离复试不远的地方看看所带的复试资料,或者听点音乐,进去后你就很快会消除紧张感。
31. 进入面试考场时怎么做?
如果没有秘书带领,一定要轻轻敲门,待应允后再进去,进去后,一定要向在座的所有考官(导师)进行问好,如“各位老师好”、“下午好”等等,进行行礼,然后坐下。
32. 分数线出来了,我却更担忧了,该怎么办?
能解决的问题不用担心,不能解决的问题担忧也没有用。别人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能,那就是你个人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复试前做好心态调整工作。
33. 还没有最终确定复试学校,该怎么复习?
调剂成功前,先看原来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目,确定后赶快看调剂学校的复试,看看有什么参考书目,再做新的计划。
34. 在复试阶段的考生都是什么心态呢?
在复试阶段,很多考生都会“瞻前顾后”。“瞻前”就是对过去的事情(如初试)进行评价,过分地关注。比如有的考生初试成绩很好,但他认为那是因为运气好、发挥好,因此对复试的信心和把握不大;有的考生初试成绩不好,排名靠后,于是就反省自己,自责当初应该如何努力、如何复习,整个人被自责的情绪控制。所谓“顾后”就是对将来还未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很多通过初试的考生,特别是分数并不是很高的考生,在复试的过程中会更加紧张和焦虑,担心诸如“复试是不是也能取得好成绩?”、“能不能争取到公费指标?”、“会不会优先考虑本校学生?”、“自己想报考的导师是不是愿意招自己?”等问题。
四、有关复试面试技巧问题
35. 考生应该在复试面试考场中如何介绍自己?
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自我介绍要进行一定的事前准备,你的经历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点介绍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等学术方面的经验,其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简要介绍。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综合能力的展现过程。
36. 该怎么样组织语言回答复试面试中的问题?
拿到题目,应该考虑要套用哪个理论,从哪个角度入手,一共要分为几点来答。这样条例才清晰。如果能举例子,最好用上,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一个同学被我们冠以“两面性”的绰号是这样来的,他说自己在复试时,每个题目都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感觉效果还可以。不妨借鉴。
37. 如果问读了哪些书,哪些著作,哪些期刊,该怎么回答?
这个题目出现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当然是学校自己定的参考书目了,有的学校参考书目是自己编写的,如果你说看了某某大师的著作,就没有提到他们学校的,他们会怎么想?
38. 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怎么回答?
这个和上个题目差不多,能写书的说明都不是等闲之辈,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带个人偏见,或者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果导师刚好问到一个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却夸奖一番,估计就有问题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高分,那就需要在表达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深度上有所加强。
39. 今年发生了***事件,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这也是热点型题目,而且是命题型。这部分内容的准备起来,要求的量比较大。但你可以参考如下的准备策略:
1) 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这阶段他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兴趣点,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
2) 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3) 关注一下相关评委的研究方向,毕竟不是你的导师的评委也可能提出一些问题。
特别提醒:如果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他一定会对你留下不错的印象。
40. 对于你所报考的专业,你曾看过什么著名的书,作者,成书的朝代或者时间,书的编目方式,以及该本书的主要学术思想,有哪一条对你印象最为深刻,并请简单阐述。
建议:准备一到两个案例。
如果实在没有准备就上了考场,那就如实回答,以博得诚实的好感。
41. 请你举一个今年发生的与你所报专业相关的热点事件,并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看法。
对策:理念联系实际,事先准备一些热点的分析提纲。
建议:关注行业热点,并主动进行分析。
42. 如果问到刚好是我所不知道,或者没有底的怎么办?
在专业面试时,很多考生都会被问到不懂的问题。此时考生一定要诚实,就说不是很了解,不要不懂装懂。导师既然问了那个问题,表明导师对问题很了解,靠蒙是不能过关的。
考生最好在告诉导师不懂后,利用一定的面试技巧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也会给给老师应急应变能力比较强的好印象。
所以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运用面试技巧增强自己的考场应急应变能力。
43. 自己今后研究的优势在哪里?
这三个问题是发难式提问。考生应该从逻辑方法,思维习惯等上层角度去论证和应答,因为任何专业尽管其学科内容不尽相同,但研究问题的逻辑方法却大致可共享并普适。
【例】 “你本科的化学专业会对今后所研究的企业管理专业有何帮助呢?”
【答】四年化学学科的研习培养出自己注重条理逻辑和追究方法步骤的这一理工科思维习惯,而随着管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需要相当的数据支持已是方向之一,那么严谨的理性思维便可为发散浪漫的人文体验提供理论支持和逻辑化规范等等。
44. 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如何——求职抑或深造?
该类问题旨在探寻学生的读研目的,回答这些问题时,提醒大家实事求是上策,诚实坦荡是要旨。
建议:先自己想想清楚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