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课程建设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课程介绍 >> 正文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9-09-16    作者:     来源:     点击:

课程编号:0712020110

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应用回归分析

2.英文名称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3.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4.学  分3     总学时51

5.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

6.先修课程:概率论、统计学概论

7.考核形式:考试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是数学系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 本课程是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统计专业知识和统计技能,突出实际案例的应用和统计思想的渗透,结合统计软件较全面系统掌握回归分析的实用方法. 了解统计知识在相关领域(如社会经济、生物、医学、信息管理、保险金融等)的应用,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应用回归分析作为统计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会应用回归分析中的诸多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通过和不同学科知识相结合,对所考虑具体问题给出合理的推断. 帮助学生获得回归分析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应用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和发展前沿.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思维能力得以加强,数学修养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既重视理论知识又重视实际应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实用人才.

2教学要求

应用回归分析研究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间的统计规律性,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让学生获得回归分析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应用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用经典的线性回归分析建模的方法,掌握回归诊断的方法,并利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按照教学方案安排,本课程安排在第学期讲授,全学程共51学时,其中课内讲授34学时,实验(实践)课17学时,具体讲授内容及学时安排见下表:

应用回归分析》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标题

学时数

课内讲授

实验(实践)

备注

1

回归分析概述

4

4

2

一元线性回归

10

6

4

3

多元线性回归

10

6

4

4

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

8

5

3

5

自变量选择与逐步回归

6

4

2

6

多重共线性的情形及其处理

5

3

2

7

岭回归

5

4

1

8

主成分回归与偏最小二乘

3

2

1

9

*非线性回归

10

*含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合计

51

34

17

四、参考教材与书目

1参考教材

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第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参考书目

[1] 陈希孺王松桂近代回归分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 王松桂、陈敏、陈立平线性统计模型-线性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 回归分析概述(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回归分析应用及建立实际问题回归模型的过程;

2. 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一般模型;

3. 了解回归方程与回归名称的由来;

4. 初步了解回归分析发展述评.

【教学重点】

1. 回归方程的定义;

3.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4. 建立回归模型的过程;

5. 回归分析的应用和发展述评.

【教学难点】

1. 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2. 建立回归模型的过程;

3. 回归分析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1. 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2. 回归方程与回归名称的由来

3.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一般模型

4. 建立回归模型的过程

5. 回归分析的应用和发展述评

2 一元线性回归(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参数的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2. 理解并掌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残差分析、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回归模型建立及预测;

3. 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应用;

4. 初步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控制问题

【教学重点】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回归模型未知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最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2.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F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决定系数,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

3. 残差的概念与残差图、残差的性质;

4. 预测及控制.

【教学难点】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未知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最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2. T检验、F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之间的关系,决定系数,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

3. 残差的概念与残差图、残差的性质;

4. 预测及控制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际背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

2. 回归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最大似然估计

3. 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线性、无偏性、估计量的方差

4.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T检验、F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三种检验的关系、决定系数

5. 残差分析

残差的概念与残差图、残差的性质、改进的残差

6. 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

7. 预测及控制

单值预测、区间预测、控制问题

3 多元线性回归(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参数的估计、参数估计量的性质,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及应用;

2. 理解中心化和标准化问题;

3. 了解相关阵与偏相关系数

【教学重点】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数学形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解释;

2. 回归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最大似然估计,参数估计量的性质,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T检验、拟合优度

3. 中心化和标准化过程

4. 相关阵和偏相关系数

【教学难点】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解释;

2. 回归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最大似然估计、回归值与残差

3. F检验、T检验、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拟合优度

4. 相关阵和偏相关系数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解释

2. 回归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最大似然估计、回归值与残差

3. 参数估计量的性质

4.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F检验、T检验、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拟合优度

5. 中心化和标准化过程

6. 相关阵和偏相关系数

样本相关阵、偏决定系数、偏相关系数

4 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一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多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自相关性问题及其处理;

2. 熟悉异常值与强影响点及处理;

3. 理解违背基本假设概念;

4. 了解异方差性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教学重点】

1. 异方差性的检验:残差图分析法、等级相关系数法,一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2. 多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权函数的确定方法;

3. 自相关的诊断:图示检验法、自相关系数法、DW检验,自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迭代法、差分法;

4. BOX-COX变换;异常值和强影响点.

【教学难点】

1. 异方差性的检验:残差图分析法、等级相关系数法;

2. 一元和多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3. 自相关的诊断:图示检验法、自相关系数法、DW检验,自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迭代法、差分法;

4. BOX-COX变换;异常值和强影响点.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

1. 异方差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2. 一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异方差性的检验:残差图分析法、等级相关系数法,一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寻找最优权函数

3. 多元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多元加权最小二乘法、权函数的确定方法

4. 自相关性问题及其处理

自相关性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自相关性带来的问题、自相关的诊断、自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5. BOX-COX变换

6. 异常值和强影响点

关于因变量y的异常值、关于自变量x的异常值对回归的影响

5 自变量选择与逐步回归(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逐步回归及应用;

2. 熟悉自变量选择对估计和预测的影响;

3. 理解所有子集回归;

4. 了解自变量选择

【教学重点】

1. 全回归模型、选模型、自变量选择对预测的影响;

2. 所有子集的数目、自变量选择的三个准则;

3. 前进法、后退法、逐步回归法.

【教学难点】

1. 自变量选择对估计和预测的影响;

2. 自变量选择的三个准则;

3. 前进法、后退法、逐步回归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

1. 自变量选择对估计和预测的影响

全回归模型、选模型

2. 所有子集回归

所有子集的数目、自变量选择的几个准则

3. 逐步回归

前进法、后退法、逐步回归法

6 多重共线性的情形及其处理(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2. 熟悉多重共线性的诊断;

3. 理解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模型的影响;

4. 了解多重共线性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教学重点】

1. 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模型的影响;

2.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方法:方差扩大因子法、特征根判定法;

3.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踢出一些不重要的解释变量、增大样本量.

【教学难点】

1.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方法:方差扩大因子法、特征根判定法;

2.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踢出一些不重要的解释变量、增大样本量.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

1.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2. 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模型的影响;

3.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

方差扩大因子法、特征根判定法、直观判定法

4.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踢出一些不重要的解释变量、增大样本量

7 岭回归(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用岭回归选择变量;

2. 熟悉岭参数k的选择;

3. 理解岭回归估计的定义及性质;

4. 了解岭迹分析.

【教学重点】

1. 岭回归的定义、岭回归估计的性质;

2. 岭迹分析;

3. 岭迹法、方差扩大因子法、由残差平方和确定k值;

4. 用岭回归选择变量.

【教学难点】

1. 岭迹分析;

2. 岭迹法、方差扩大因子法、由残差平方和确定k值;

3. 用岭回归选择变量.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

1. 岭回归估计的定义及性质

岭回归的定义、岭回归估计的性质

2. 岭迹分析

3. 岭参数K的选择

岭迹法、方差扩大因子法、由残差平方和确定k

4. 用岭回归选择变量

8 主成分回归与偏最小二乘(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主成分回归与偏最小二乘估计统计基本思想;

2. 掌握主成分回归与偏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和性质.

【教学重点】

1. 主成分的基本思想、主成分的基本性质;

2. 偏最小二乘的基本原理、偏最小二乘的算法.

【教学难点】

1. 主成分的基本思想、主成分的基本性质;

2. 偏最小二乘的基本原理、偏最小二乘的算法;

3. 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内容】

1. 主成分回归

主成分的基本思想、主成分的基本性质

2. 偏最小二乘

偏最小二乘的基本原理、偏最小二乘的算法

*9 非线性回归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的方法;

2. 熟悉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和实用场合;

3. 理解非线性模型的概念和其估计方法;

4. 了解非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的方法;

2. 几种常见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3.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非线性最小二乘.

【教学难点】

1. 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的方法;

2. 非线性模型的估计方法;

3. 非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学

【教学内容】

1. 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

线性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S型曲线

2. 多项式回归

几种常见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3. 非线性模型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非线性最小二乘

*10 含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自变量中含有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因变量是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2. 理解自变量中含有定性变量的回归、因变量是定性变量的回归;因变量顺序数据的回归;

3. 掌握Logistic回归模型、多类别Logistic回归模型

【教学重点】

1. 自变量中含有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2. 因变量是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3. Logistic回归模型;

4. 多类别Logistic回归模型;

5. 因变量顺序数据的回归.

【教学难点】

1. 自变量中含有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因变量是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的应用;

2. Logistic回归模型、多类别Logistic回归模型;

3. 因变量顺序数据的回归.

【教学方法】

自学

【教学内容】

1. 自变量中含有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2. 因变量是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3. Logistic回归模型

分组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未分组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Probit回归模型

4. 多类别Logistic回归模型

5. 因变量顺序数据的回归

 

 

 

执笔人: 杨静雅   审定人:李建丽